少年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斥候摸进林子,步卒勉强能往两旁塞一些,可骑兵和辎重过不去,那些推着粮车赶着牛的豪强家兵也过不去……一路南逃的时候孟益没有想太多。那时候他们没有辎重,轻骑与步卒见路就钻,还是靠着这些狭窄的道路躲开张雷公的追兵,那时候他是满心愉悦的。

可到现在,孟益已经诅咒辽东历代太守脚底流脓了。

也不知道修修这破路!

……

就像孟益脑海中所想象的那样,他的一举一动,都被燕北透过斥候的眼睛与嘴唇牢牢把控着。

兵马何时上路、兵力几何、朝什么方向、走得哪一条道路,这一切都被燕北熟记于心。

当燕北确定,孟益走过最后一个岔路口,道旁茂密的辽东老林子将会阻止他任何转道可能时,骁骑快马为驻守安市东险道的潘棱寄去增援西路的要求。

那个时候,双方相距尚有六十余里。

燕北的两千兵马在道路两旁一到两里的密林中隐蔽,分作四曲人马,而每曲的弓弩射界压制道旁一里距离。汉制,一里三百步。燕北的四曲分列左右,包裹住这条蜿蜒大道的五百步距离。

燕北择选的这处伏击地段已经能够成为辽东的‘大道’了,路上可供四马并行,是辽东这边靠近城郭难得的宽广大路。狭窄地段虽然更容易伏击,却不适合乱战、混战。

况且狭窄路途孟益更着急也会更小心,在那里伏击对孟益而言是早有预料,士卒也不会太过恐慌。燕北设想,若是自己由南向北一路行来,路上一定多加防范,可若行至此地,无论将领还是斥候,视野开阔,内心必定猛然一松。

这一松,就是燕北索命的时候!

林间两侧分别埋伏下五百弓弩手,另外千余部下则将坐骑栓于三里外的林间,以刀盾斧矛伏于道路两端,只待战斗打响便冲杀出去堵住敌军前后退路,令孟益不得走脱。

陷阱已布下,只待孟益入瓮!

这场埋伏说得简单,燕北与部下的付出却远远超过战斗本身。林间雾气潮气本就甚重,这两千兵马在林子里一扎便是数日,就连士卒细心看护的燕北身上都起了疙瘩,痒意难耐,后背胸前多处都被他自己抓破,更何况那些吃苦耐劳的普通士卒了。

也就是孟益终于北向进攻,若多待些日子,燕北就必须撤回北方了。

总不能因为伏击敌人而使自己部下因为山间雾气虫蛇而减员吧。

远远地,穿行林间的斥候快步奔跑,带着草木翕动之音,带着脸上被枝桠刺出的血道子拱手对燕北道:“将军,汉军来了!”

靠着松树的燕北眼睛一瞪,猛然伏起身子问道:“还有多远?”

“五里……现在可能就三四里路了!”

“快,传信各曲,等我部率先放箭再阻击!”

“诺!”

燕北腰间插着四尺短剑背负方盾,向周围士卒打了几个手势,便见各屯士卒纷纷伏低了身子隐蔽在林木之间,伸出舌尖抿了抿破皮的嘴唇,提起放在脚下的三石强弩,踩着弩臂弯腰蹶张。

令人牙酸的弩弦上箭之音在林间不绝于耳,片刻后又陷入令人心悸的安静中,只有身旁士卒刻意压低的呼吸声缓缓而发。

渐渐的,道旁两侧十几步出现敌军斥候腾挪跳跃的身影……这些斥候根本就没想着往密林更深的地方看看,那种地方长满了林木被掩盖在一片黄绿相交之间。

那里根本就不是人待的地方,不可能有人的!

孟益的大队人马紧随其后,此地眼前视野猛然开阔,人们的心里都轻松下来,甚至行进之间有些人相互调笑孟益也不阻止……他丝毫不知,在更茂密的林间,有一双狭长的眼睛死死盯着他。

就像盘旋天空的鹰隼俯视着猎物!

喜欢纵兵夺鼎请大家收藏:(www.shaoniansw8.com)纵兵夺鼎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少年书屋推荐阅读: 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从士兵突击开始崛起大唐之最强败家子本城主真的很心累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我有最强抗战系统父皇:儿臣真不能当太子开局选择宗师境,刀劈奸宦每天一个终极技能重生大唐之我是东方教主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穿越大明做帝师兵王从拿三等功开始练成大唐:别装了,你就是皇帝!三国:我汉室宗亲,开局抢二乔三国之薛仁贵称霸天下庆余年大秦:开局成嬴政私生子大唐开局抢婚李丽质初唐房二传大唐:朕摊牌了,朕是皇帝抗日之铁血连长大汉:开局汉武帝流落荒岛大唐:开局唐太宗向我求助大秦:摊牌了!我就是秦始皇基地签到三年,成为全球特种教父大唐:开局成了公主驸马大唐西北侯民国匹夫大唐之最强酒楼
少年书屋搜藏榜: 盛唐纨绔娇妻如云三国:我的岳父是吕布晚唐浮生迷踪谍影如意小郎君贞观悍婿家园临高启明抢救大明朝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回到三国做刘禅民国投机者绍宋重生之红星传奇大唐将门龙婿小生真不是书呆子蝉动大唐第一逆子大宋将门穿到汉代当陈平重生西班牙帝国回到大宋的全能天才帝婿东晋隐士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大阳记之身份谜团隋风烈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东朝英雄传
少年书屋最新小说: 暗铁无良才子回到隋唐羽翼大明我和我的皇后老婆重生之民国岁月CF之重回亮剑极品小太监战龙突击队重生东汉末年明末苍茫明末强国梦万世血仇生死暗战抗日之兵王纵横雨梦传奇蚍蜉传民国匪王郑屠执掌武唐一号狂兵雪狼出击暴君刘璋王牌佣兵超级书童大清弊主三国之诸葛天下元朝帝国风雨我的元首铅华洗尽